武威市葡萄酒产业发展情况
| 招商动态 |2016-08-15
武威市葡萄酒产业发展情况
武威发展葡萄酒产业历史悠久,自然条件独特,高效节水特征明显,现有基础较好,是全国生产葡萄酒原料的最佳区域之一,是最有希望酿造绿色食品的地方。2012年10月,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命名武威市为“中国葡萄酒城”,这是全国第一个,也是目前唯一的由国家命名的葡萄酒城。
武威市葡萄酒产业发展优势
一
(一)历史悠久。
武威是中国葡萄酒的故乡,早在2000多年前,张骞出使西域引进葡萄种子后,就开始种植葡萄,酿造葡萄酒,武威葡萄美酒成为历朝贡品。据史料记载,汉朝时期,凉州葡萄及葡萄美酒已名扬天下。唐代诗人王翰《凉州词》中“葡萄美酒夜光杯,欲饮琵琶马上催”的名句,就是武威葡萄酒酿造繁荣发展的历史佐证。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,是武威发展葡萄酒产业独特资源。
(二)自然地理条件优势独特。
武威发展葡萄酒的自然条件独特,光、热、水、土资源组合优越。葡萄种植区主要位于北纬36°—38°之间,属典型温带干旱荒漠、半荒漠区。区内光照充足,日较差大,年日照时数2730—3030小时,日照率59—69%,无霜期160—180天,有利于葡萄果浆糖分积累;葡萄生长期和果实成熟期温度适宜,年均气温5.2—8.3℃,最热月平均温度20℃。春季升温迅速热效率高,夏季温热而无酷暑,秋季凉爽却不阴冷,果实成熟衡进,酸度适中,糖酸比协调;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,蒸发量达1800—2600毫米,气候干燥,相对湿度低,灌溉生产用水为祁连山冰川雪水,洁净甘甜;土壤以沙质土为主,PH值在8左右,质地疏松,含钙高,热交换快,温差大,利于浆果着色和成熟。
(三)农副产品资源充足。
武威是全省瓜果基地及肉类繁育生产基地,也是绿色食品最佳产区之一,尤其适合种植酿酒葡萄。近年来,武威坚持“设施农牧业+特色林果业”主体生产模式,大力发展以葡萄、红枣、优质梨、枸杞为主的特色林果产业。至2015年底,武威特色林果基地总规模达到155.66万亩。
(四)人才资源和科技服务优越。
武威市设立了葡萄酒业专修学院,开设了葡萄与葡萄酒工程、葡萄酒工艺与检测等专业,学院建有葡萄与葡萄酒研发中心,拥有栽培实训基地及各类专业实验室。成立了武威市林业科学研究院葡萄研究所,建成了甘肃省酿酒葡萄苗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,为葡萄酒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技术服务支撑。
(五)区位交通条件优越。
武威地处欧亚大陆桥的咽喉位置,处于兰州、白银、银川、金昌、西宁城市经济圈的中心位置和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的中间地带,是西北重要的交通隘口城市,是国家战略“新丝绸之路经济带”的黄金节点区域。兰新铁路、干武铁路、G30线贯穿全境,为兰新线、包中线的交汇点,距中川机场165公里,距金昌机场60公里。境内有永古、营双、金武高速和金色大道4条高速公路,基本实现省、市际通道高速化。甘肃首个海关特殊监管区——武威保税物流中心已全面运营发挥口岸功能,中欧国际货运班列已实现常态化运营,甘肃(武威)国际陆港正在加快建设,武威已成为服务全国、连接亚欧的现代国际物流平台和国家向西开放的重要载体,为葡萄酒企业提供便捷进出口及配套服务。
武威市葡萄酒产业发展现状
二
近年来,武威市委、市政府把以葡萄酒为主的“液体经济”作为拉动区域发展的首位产业,超前谋划,重点扶持,全力促进葡萄酒产业做大做强。
(一)基地建设方面。
至2015年底,武威已建成酿酒葡萄基地25.95万亩,分别占全国、全省酿酒葡萄面积的15%、84%,成为全国九大酿酒葡萄产区之一。建成了凉州区威龙清源基地、久石红清源基地、莫高黄羊河、皇台新地滩、民勤苏武乡橙槽、苏武葡萄庄园和夏博岚进口葡萄良种等一批有规模、有效益、高标准的优质酿酒葡萄基地。2014年5月,“武威酿酒葡萄”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农产品地理标志予以保护。
(二)酒庄集群建设方面。
目前,武威已投产葡萄酒企业达到9家,葡萄酒生产加工能力达到10.13万千升,一批有特色、有品位、有市场的精品葡萄酒庄正在加快建设。其中,甘肃威龙欧斐堡国际酒庄、莫高国际生态酒堡已经建设完工;甘肃三十八度葡萄酒庄已经投产;甘肃北冰红葡萄酒庄主体工程完工,正在开展内部装修;武威久石红葡萄酒庄、武威香酩葡萄酒庄等完成设计,计划年内开工建设;甘肃汉韵葡萄酒庄、甘肃杜雅克葡萄酒庄正在积极开展项目前期工作。
(三)品牌建设方面。
2013年以来,武威先后成功举办了三届河西走廊有机葡萄美酒节,大力提升了中国葡萄酒城知名度,武威葡萄酒产品在国际、国内市场的品牌影响力持续增强,培育了莫高、威龙等一批知名品牌,实现了优质品牌的高位打造。莫高被授予“中国驰名商标”、“中国著名品牌”等荣誉称号;威龙葡萄酒被授予“中国驰名商标”、“中国葡萄酒A级产品”称号,被认定为“中国有机产品”;紫轩被授予“中国驰名商标”、“中国著名品牌”等荣誉称号;皇台被评为甘肃名牌产品和陇货精品。目前,紫轩、莫高、腾霖紫玉等4家企业获准使用河西走廊葡萄酒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,紫轩民勤葡萄酒厂使用了“中国葡萄酒城”城徽标识。今年5月,甘肃三十八度葡萄酒庄月上红崖赤霞珠干红葡萄酒荣获吉伯特·盖拉德国际葡萄酒大赛银奖。
(四)产业链建设方面。
已形成了以甘肃敬业和苏武庄园葡萄籽制油、甘肃寿鹿山葡萄原花青素和白藜芦醇提取为主的生产延伸型产业;以武威宝林包装印刷、石岛玻璃制品制造、武威保税物流中心、武威金沙物流及黄羊公铁物流运输等为主的附属带动型产业;以莫高庄园、莫高国际生态酒堡、威龙欧斐堡、甘肃三十八度葡萄酒庄、甘肃北冰红酒庄等为主的旅游观光型产业。葡萄酒产业综合体建设加快推进。
武威市葡萄酒产业发展目标
三
(一)发展目标。
武威将依托区位优势,把握市场导向,依靠科技支撑,强化政府扶持,着力营造“能赚钱、不受气、条件好”的招商引资环境,大力开展招商引资,不断开拓国内外市场,倾力打造国内领先、世界一流的有机葡萄生产基地,建成品位高、优势强、大辐射、繁荣辉煌的“中国葡萄酒城”,推动葡萄酒产业向国际化方向发展。
(二)发展重点。
1.夯实优质原料生产基地建设。坚持种植区域化、原料基地化、品种优良化、生产标准化、管理规范化的栽培原则,进一步巩固优质葡萄基地建设规模,提质增效。全面发展无公害、绿色葡萄、有机葡萄。加强新品种选育、引进,推广脱毒苗木和栽培管理新技术。
2.强力推进生产加工企业建设。依托“中国葡萄酒城”、 “武威酿酒葡萄”金字招牌,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,加强研发机构和科技队伍建设,提高葡萄酒产品质量。开发建设一批小型农场式、小规模葡萄酒庄,发展小型酒窖,优化葡萄酒产业结构,打造葡萄酒产业集群。
3. 进一步健全完善产业链建设。发展葡萄酒加工业,带动制瓶业、印刷包装业、运输业、原辅料加工业、机械设备制造业等相关产业发展。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葡萄皮籽综合开发,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。
4.持续推动科技支撑体系建设。加大科研开发资金投入和葡萄酒人才引进力度,引导和扶持葡萄酒生产企业加强院企合作,开展科技合作与疑难技术攻关,加快构建质检服务平台,建设重离子生物育种工程技术(研究)中心,加大葡萄酒业专修学院基础设施建设力度,加强葡萄酒人才培训体系建设,加快培养葡萄酒专业技术人才。
5.不断加强市场营销体系建设。通过举办中国·河西走廊有机葡萄美酒节等形式,大力宣传武威葡萄酒历史文化和自然地理资源优势,着力推介武威葡萄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,深度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葡萄酒文化旅游产品。以东南沿海城市为重点,培育国内市场,以中欧国际班列常态化运行,逐步开拓国际市场。
武 威 招 商
长按关注
